街道创新“三个三”工作机制 为社会心理服务注入“心”能量
****街道作为典型的老城街区,始终坚持“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工作理念,创新社会心理服务“三个三”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提升社会心理服务效能,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突出成员单位,**年**率逐步下降,群众满意率达99%,街道社会满意度测评跃居全市第七,创成**省平安街道,助力健康**、平安**建设。
一、坚持软硬并重,“三个建强”构建心网。聚焦“阵地、队伍、机制”三个重点精准发力,建强社会心理服务矩阵。一是建强服务阵地。构建“1+4+4”雁阵格局,高标准打造2400㎡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平台,规范化设置社区心理陪伴室,配备电脑、饮水机、配套沙发、心理沙盘等用品,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专业社工入驻,采取预约制、电话访谈和上门咨询等方式,为辖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疏导等相关服务30余场次。利用静心阅读、修心舒缓、心灵熏陶等多功能空间,开展相关文化活动100余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建强服务队伍。与市精卫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川轻化人文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整合政府、专家、社会资源,建强“5+N”心理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心理咨询疏导、关系调适、精神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解决服务对象实际存在的心理困惑出发,推广微信推文、燊海云社治“线上捐赠”,做活“童淘会”“一元义拍”等活动捐赠,开展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活动23场次,开展未成年人关爱活动68场次,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行动46场次,提升群众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感满意度,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经验总结(街道)2千字
上一篇:镇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案例3千字
下一篇:财政干部学习大会报告心得体会2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