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固有思维模式 破解机构编制“瘦身难”问题
〔内容提要〕机构编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就要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瘦身”强调严控机构编制总量,对职能任务弱化的做好减法,精简多余的机构编制。当前,一些地方陷入了窘迫困境,退出机制不顺畅,该精简的机构编制难以精简,导致在严控总量情况下社会发展对机构编制刚需又难以解决。如何破解严控机构编制与满足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更新观念跳出编制看编制,守正创新着力解决机构编制“瘦身难”问题。
坚持政治思维,认清机构编制的政治属性,牢牢把握机构编制精简的主动权
当前, 部门编制固化和利益化藩篱客观存在,原因是一些单位领导对机构编制属性的认识有偏差,片面认为机构编制一旦下达给部门就是属于部门的,于是一味强调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困难度,认为自己在位时,把机构级别提高,把领导职数增多, 把编制增加, 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反之,如果在位期间,单位机构和编制被精简了,就觉得是非常丢人现眼的事,导致机构编制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党管编制原则,是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距,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机构编制资源政治属性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编制进党校”和网络媒体等新途径,向社会广泛宣传机构编制政策。除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外,各单位各部门都应将机构、编制、人员等情况在网上公开,将过去群众敏感的编制问题置于“阳光”之下,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监督。在做好以信息公开为抓手工作的同时,完善机构编制举报奖励制度,让机构编制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机构编制“瘦身难”问题研究3200字
上一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落实和资金专项审计项目经验总结2600字
下一篇:关于我县精品蔬菜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