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进入优化发展新阶段,将系统思维贯彻至残疾人社会政策优化是现实所需。文章提出残疾人社会政策以需要为本的目标导向,聚焦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推动残疾人兜底型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效果集成,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残疾人家庭需求的多维识别和综合研判机制、持续追踪和动态预警机制,并围绕残疾人家庭的能力提升、残疾人关爱共同体建设这两个重点,来促进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协同。 【关键词】需要为本;残疾人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关爱服务;系统性优化 引言 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围绕扶残助残均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残疾人社会政策作为各国社会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残疾人社会政策内容广泛,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需要、日常照顾服务需求、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需求,维护残疾人权利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使残疾人幸福愉快地参与社会生活而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政策[1]。因此,残疾人社会政策包括生存和发展两个层面,涉及基本需要、权益保护以及社会参与等主要内容。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残疾人社会政策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88年,这一时期的残疾人社会政策以建立居养机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疾人家庭小管家”等形式,开展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帮扶服务。鼓励专业社工和社会组织进入城乡社区,建立残疾人家庭关爱陪伴式服务制度,长期关注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和发展需求,并形成“一户一策”的纾困方案和赋能方案,使残疾人社会政策发挥出综合的作用和效果。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关爱服务的系统性优化研究6800字
上一篇:xx区乡村治理“德育模式”调研1.3万字
下一篇:某区财政发展历史经验2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