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近日我有幸通过民航工会公众号,阅读到了《为什么是中国》这一本书,了解了中国近代百年沧桑的屈辱历史,同时本书也歌颂了无数有志之士的艰苦努力,从历史的宏观角度阐述了为什么我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共产党能够救中国,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 作为没有经过什么大苦大难的一代人,我们与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相比,简直做得太少了,而书中简单的一段文字,更是让我汗颜,但又让我充满了奋斗的力量!这一段字就是: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有信仰。 书中从中国近代史起源讲到了当今世界的格局。书中提到山河破碎时的世道人心,似一盘散沙的四万万中国同胞,在歧路上的挣扎与徘徊。而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党员军人,把一盘散沙的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也没有打不垮的敌人。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近代屈辱的历史从晚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再到国民政府,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再到九一八事变,国家对外战争无一胜利。人们再思索,改变了器物、改变了制度、改变了文化后还是失败。究竟怎样才能有出路?最终在偶然也是必然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探索,最终取得了成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灵魂,在伟大组织中国共产党的领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前进的道路上已经完成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阶段性道路。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之谜,我觉得还是企业家在结合历史与当代中国最富发展前景、最富增长潜力的实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活力和生命力。 回望曾经的传奇奋进之路后,再重新认识当今的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必然的。
关于《为什么是中国》的感悟8篇
上一篇:《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6篇
下一篇:关于“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民主监督调研报告(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