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大秦帝国》,其中商鞅的一段话很值得细品,“你说,变法究竟变甚?说到底,还不是改变旧的利害关联,建就一种新的利害关联?隶农得益最大,自然最高兴。富裕农户尚未得益,自然怨骂。你且拭目以待,三年以后,秦朝野定将对变法刮目相看。”历史证明:商鞅变法是顺天意顺民心,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后来的大秦帝国。其实,个人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也是历史正确的选择,但是当下,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一、老师日常教学中一些原来的常规活动被打破了
比如以数学教学活动为例,原来很多老师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题海中的磨砺和变式训练中实践。“双减”政策下学生目前除了一本教材和一本教辅,别无他物,想从多做多练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急剧减少。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努力从45分钟内要质量,毕竟大家都知道,“双减”减的是过重的负担而不是教学质量。这也就对学校健全教育管理,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我是从有效提问和精心辅导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从教师课堂中的有效问题引发学生产生对知识本质的探究,促进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有效问题进行学习中的再思考,通过精准辅导提升教学质量,精准辅导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究竟减甚?说到底,还不是减去教育中过重的负担,建就一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学生得益最大,自然最高兴。家长也直接得益,减轻了家庭负担,只是教育孩子自己要劳心劳力了,自然纠结。部分老师可能也是在开始之初,需要过度,纵然迷茫,但不会太久。你且拭目以待,一段时间以后,举国上下将对“双减”政策刮目相看。
“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共育之我见1600字
上一篇: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1600字
下一篇:小学部资助工作宣传方案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