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随着幼教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层层渗透,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内容及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过去幼儿园一般要求是家长配合,是单向对家长做工作,而现在家园共育,则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幼儿园既要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同时也要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为了教育好幼儿,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取得密切联系与配合,家长要了解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情况与要求,使双方教育取得一致,共同完成教育任务。然而,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个别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伙伴友好的相处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呢? 一.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庭、幼儿园、社会共育的大环境,建立一个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是建设高质量农村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对于身处农村的家长来说,文化程度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从事的职业、思想观念、环境状况等,对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尤为重要。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向,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元琰,席小莉.新时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囚徒困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8):77-81.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五篇
上一篇:基层巡察干部研讨交流
下一篇:推进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做法材料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