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超大城市行列,主干功能持续提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显著增强。但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可开发空间逐渐减少,也带来了要素约束趋紧、空间结构逼仄、社会结构变革、公共服务需求攀升等突出问题。目前,**常住人口已接近2100万,位居全国城市第4位,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超过151万,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原五城区开发强度达80%、全市为38%,远高于30%的国际城市开发强度警戒线。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的演进变革,对城市治理模式、政府履职方式、社会协同范式等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围绕城市发展治理的重点领域,系统健全城市机构职能体系,协同创新关键领域体制机制,统筹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一流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围绕构建协同治理格局,理顺城市发展治理职责关系 迈进超大城市,不仅意味着城市体量的提升,更将带来治理方式的转型。这就需要健全与城市发展战略和治理方式相适应的机构职能体系,推动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治理结构来看,需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社会、政府和企业的界限,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从主体关系来看,要构建贯通各层级、更方面、各类型组织的城市共治体系,破解治理力量分散封闭和治理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公共服务领域的编制倾斜力度。要强化教育领域编制保障,健全市县两级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探索“编制+员额”管理模式,适时研究制定幼儿园、高校“编制+员额”管理办法。要强化医疗领域编制保障,完善公立医院员额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市属公立医院编制“蓄水池”,保障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
浅谈完善超大城市机构职能体系助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6900字
上一篇:对智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的思考4500字
下一篇:关于智慧城市治理机构职能体系建设的思考2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