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档案作为审计业务活动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准确记载和真实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全局和过程,既有重要的审计鉴证依据作用,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审计事业宝贵财富。我国已经迈入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众多行业领域不可或缺的发展因素。审计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利用效率,也必将成为审计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为什么要实现审计档案信息化 (一)传统审计档案管理的不足 1.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作为业务性较强的部门,随着审计地位的不断提高,审计机关普遍存在重审计项目,轻审计档案的现象。尤其是在基层审计机关,常忙于上级和自身安排的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完成审计项目之后,档案工作作为收尾工作,一般草草应付了事,出现整理不规范、未按时整理档案、交接档案不及时等问题。 2.档案从业人员的工作专业性不够。随着审计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审计力量被上级审计机关统筹力度的加大,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愈发突出,档案人员也多为兼职,在忙于本职工作的同时,又要兼顾着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难免会有疏漏,同时兼职人员流动性较强,导致档案人员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实践不足。 3.档案存储存在局限性。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实地记录审计成果,再现审计过程,而且有利于审计人员对以往审计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审计档案的最终出路必然在于信息化,加快审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审计档案质量提升,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和统一利用。相信以后审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会越做越好,对于审计事业的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浅谈审计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
上一篇:县教体系统安全稳定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下一篇:高校毕业典礼学生代表致辞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