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立志追求,秉烛夜读,博览群书,读书的道路寂寞艰辛。所以有了“学海无涯苦作舟”。“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便是有志者,渐渐步入第二种境界,厚积薄发,读书做学问。有了信仰,会义无返顾的前行,超越世俗,成就理想,便走出了第二种境界。这一路苦苦的寻觅,漫长的等待,却是回首时的蓦见灯火,驻足凝眸。这便进入了第三种境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丰盈了内心,便不屑于一切外在的表象,豁达从容随之而来,灵山只在吾心头,正如杨绛先生说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便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这是大学者,大家读书做学问的境界。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凡俗之人读书做人,是生命积累沉淀的过程,是用来提升自己生命质量和品格重量的。初读书也是浑浑沌沌,茫茫然不知其味。读到一定的境界,便觉得书非读不可,成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此中妙处,唯有自己才可以体味,无法与外人道也。 当我们沿着尼罗河漫步,拜见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同,境界不同,感悟不同。读书,不能信手拈来,要读经典,读巨著,读大家的书,才会有大家气度,有大家的眼界和风范,用大家的思想品格指导影响我们,感召并引领我们前行。我们也许不一定做一个伟人,但起码可以做一个有德行,有品质,有品位,有生命质量和重量的人。 这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和魅力所在。
读书征文(原创)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简史》读后感
下一篇:乡镇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