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县虽然脱贫摘帽,但还要巩固提升,并且“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扶贫工作仍将继续,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也不能放松,需从宣传、教育、监督、惩处等多个方向发力。 一是丰富宣传形式,提升宣传成效。 继续开展扶贫纪律宣传活动,在机关、站所、村展示挂画、标语,发放宣传单。适应新形势,善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畅通民情诉求通道,增强与群众的互动性和移动终端的实用性,提升扶贫纪律的宣传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同时,举办各级培训班,强化扶贫政策知识教育,让每名干部成为扶贫政策明白人,提升自身素养。 二是加强廉政教育,提高法纪意识。 通过电视台、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加强正面宣传,大力宣传我县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党组织和个人,营造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抓攻坚、齐心协力促脱贫的良好氛围。强化反面典型通报,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重点收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贪污侵占、失职失责等问题,通过采取集中通报、专题通报、媒体曝光等方式,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增强典型案件的震慑力。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推动责任落实 。围绕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惠民补助、便民办事、低保、医保等领域,扶贫、民政、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分析问题原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提一级,由县纪委监委进行审理。科学设计扶贫领域资金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队伍建设等制度规定,如以公开为重点,对扶贫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等信息,及时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公示栏等媒介载体,采取设置举报箱、举报二维码、便民监督卡、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访举报途径。
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对策与思考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发挥“五老”作用的实践和思考
下一篇:卫生健康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