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位于**市**镇东北部,东接**镇,北与**街道相邻,全村区域面积3.62平方公里,现有23个村民小组,农户830户,常住人口3344人,党员92人。全村以蚕桑、菊花等农业经济为主。村民勤劳、民风朴实,近年来,该村夯实基础,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把弘扬先进传统品牌文化作为切入点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加强领导,全民动起来。
村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先进传统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同等高度上来抓。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首的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村党总支宣传委员分管文化工作,设立文化专管员职位组织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艺队伍的建设。近年来,每年用于文化开支的经费达万元以上,人均近十元。村两委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调动了全体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了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夯实基础,阵地建起来。
店街塘村党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于2012年12月建成集礼堂、讲堂、文体活动场所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达到3248平方米。同时,根据创建要求推进标准化建设,突出服务性定位。中心内设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室、舞蹈室、茶室、棋牌室等一系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村党总支还为大家准备了越剧盛宴,整个活动下来,每年都引得村内其他人“眼红嫉妒”,都说自己也要活的长长久久,来参加村里文化礼堂的重阳节活动。
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的同时,村民学文化、学籍科的分歧逐渐形成,构建了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任务人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省级文化示范村申报理由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上一篇:区发改委党员学习计划
下一篇:最美护士先进事迹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