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在学习中国APP上读到了中央党校访谈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的一个章节,采访对象是原梁家河村村支书梁玉明,他深情回忆了青年习总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为我们还原了一个诚实善良、好学上进、吃苦耐劳、踏实能干、志存高远、情系百姓的“好后生”形象,让人耳目一新,久久难以忘怀。这两天,通读全书后,我对习总书记1969-1976年,16-23岁,七年知青岁月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立体的了解,对习总书记之所以能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有了更加清楚、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为党尽忠、为国效命、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说来,我认为,青年习总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全体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学习:
一是爱学习、善学习、好学习。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改变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1969年1月,不到16岁的习近平插队到梁家河村时,随身携带了整整两箱子书籍,他所居住的窑洞灶上、炕上、窗户上满满当当都是书,在艰辛的劳作之余,他数年如一日的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达到了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地步。他阅读范围极广,政治、经济、历史、军事、文学等领域都涉足甚深、思考甚深。他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非常讲究学习方法,注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就看到“天花板”,当提拔无望、升迁遥遥无期时,是破罐破摔、“为官不为”,还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一如既往地干好工作?能够做出第二种选择的,我想,是因为他们不是把“做官”作为从政的唯一目标,而是以“做官”为载体,以“做事”为目标,把为老百姓干点事,在现有条件下最大地实现个人价值作为人生志向。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上一篇:小学家长会班主任发言
下一篇:县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